《企业聚焦:个保审计解读及高效应对方案》个保审计办法正式出台!

经过3年多的制度酝酿,《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将于2025年5月1日正式生效,意味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终于迎来全面落地。

实际上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企业先行先试开展个保审计工作,我们团队也积累了丰富的个保审计实务经验,因此我们将结合项目经验,从个保审计的出台背景、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如何应对等方面进行分享,内容包括我们的一些实务经验和成果沉淀,供企业参考。

1

个保审计的来龙去脉

 

 

 

1.1、立法解读

 

细化与落地:2021年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简称个保法)首次从法律层面确定了个保合规审计制度。个保法第54、64条明确规定了企业开展自主审计与监管审计的法定义务。

 

国际化借鉴:我国个保审计的立法也借鉴了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例如,欧盟的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较早提出了数据保护审计作为评价数据控制者与处理者是否遵循GDPR处理个人信息的手段。我国在立法过程中也参考了这些国际经验,以更好地适应全球个人信息保护的发展趋势。

 

1.2、监管趋势解读

常态化监管:此次《个保审计管理办法》的出台,意味着监管部门将对企业落实个保审计义务展开实际性监督,特别是在跨境传输、大体量处理、数据交易、敏感行业等高风险的场景下,这种倾向尤为明显。

 

对于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个人信息处理者,监管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罚,并公开处罚结果。这种严格执法的趋势有助于维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和权益,促进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合规发展。

 

社会监督:个保审计不仅是监管部门的职责,也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公开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报告和审计整改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有助于提升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合规意识和水平,同时开展个保审计也是企业构建个保合规的最后一道防线。

 

综上可以看出,个保审计的立法与监管趋势呈现出常态化、精细化监管等特点,同时也体现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监管日趋成熟。

 

2

个保审计

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2.1、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开展个保审计
 

 
 
自主审计:
 
处理超过1000万人个人信息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每两年至少开展一次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
 
1、处理100万人以上个人信息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指定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负责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工作。
 
2、提供重要互联网平台服务、用户数量巨大、业务类型复杂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成立主要由外部成员组成的独立机构对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情况进行监督。
 
3、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未成年网络保护条例》要求,如果处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还需要每年对其处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情况进行合规审计,并将审计情况及时报告网信等部门。
 
 
监管审计:
 
由监管部门发起,监管部门在发现较大风险或安全事件时,可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合规审计。具体情形有
 
  (一)发现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存在严重影响个人权益或者严重缺乏安全措施等较大风险的;
  (二)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可能侵害众多个人的权益的;
  (三)发生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导致100万人以上个人信息或者10万人以上敏感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毁损的。
 
需要企业特别注意的是,监管审计场景下,需要在监管部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审计,并将审计报告报送监管部门,并需要按照专业机构给出的整改建议进行整改,在整改完成后15个工作日内,向保护部门报送整改情况报告。
 
这意味监管审计将面临周期短、压力大、合规严的情况。
 
2.2、哪些企业要特别关注个人审计?
 
除了法定规定的审计触达条件,根据经验,我们总结了以下可能触发个保审计的高频行业,企业可以自行对照自己所在的行业。
 

 
2.3、企业不开展个保审计会有哪些风险后果?
 
不遵守个保审计相较以往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具体来说,审计的范围要求是覆盖企业全场景,因此隐藏的风险项较多,发生安全事件的概率加大;另外,如果不开展自检,一旦触发监管审计,这对于企业来讲是一场“生死赛跑”。‍‍‍‍
 
 

3

企业如何应对

个保审计

 

 

 

3.1、个保审计工作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根据我们多例个保审计项目实务经验,个保审计工作包含近200个合规审计项。我们对其进行了提炼总结,主要分为法律审计与技术审计两大版块。 
 
审计框架
 
 审计内容
 
此外,要特别注意,个保审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要包含技术审计,没有进行技术审计是不符合审计要求的。基于过往项目经验,我们总结有关技术审计的内容如下:
 
技术审计
 
3.2、个保审计的工作流程
 
根据过往项目经验以及相关国标,我们梳理总结了个保审计项目的工作流程,通常来讲包含5大阶段,15个主要流程。
五大审计阶段
 
3.3、开展个保审计不得不知的“秘密”
 

1、审计团队需要具备法律审计与技术审计的能力

执行个保审计的团队需要具备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统的律所通常不具备技术审计能力,而安全技术公司通常不具备法律审计能力。因此企业在选聘审计团队时,应特别注意审查服务团队这两方面的资质能力,否则可能导致审计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虎头蛇尾、审计报告不被认可等。盈科全球数据合规服务中心提供的法律+技术一站式审计服务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在实践中亦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2、独立性:利冲回避

个保审计应当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审计人员不应受到企业内部利益关系的影响,以确保审计结果的公正和准确。如果选择内部审计,应该严格遵守利冲回避原则,参与业务经营的所有相关人员均不能同时作为审计人员,例如法务合规同事平时负责个保合规工作,那么原则上应回避,再例如产品开发同事应对开发的产品进行回避。如果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应当选择具有良好声誉和专业能力的机构,并签订保密协议,确保审计过程和结果的保密性。

 

3、客观性:整改与审计不可同时进行

个保审计工作本质上是一项事后监督制度,对企业被审计时期的真实合规水平进行评价的手段。因此,在出具最终审计报告之前,如果边整改边审计,将使审计的过程缺乏客观性。当然,在出具审计报告后,企业即可立即着手整改工作。但值得提醒的是,对于一些正在发生、紧急且重大的风险事项,服务团队应当建议企业视情况立即整改,并在审计报告中予以记录说明。

 

4.多部门沟通协作:这还是一项“沟通活”

个保审计涉及企业的多个部门和业务流程,需要审计人员与企业内部各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因此不建议单个部门独立发起审计项目,发起项目时应尽量争取分管领导的支持,以及事先协调好各部门的负责人,防止审计项目无法实际推进,导致发起人“骑虎难下”。当然,选择富有经验的审计团队可以有效克服上述难题,从外部的力量来帮助跨部门沟通协作。

 

5.持续改进与合规留痕

个保审计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应当根据审计结果,不断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和措施,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法律法规和技术环境。

个保审计落地后对法务合规部门的合规工作要求更高,不仅要做合规工作还要留存合规证据。例如平时业务部门咨询数据委托、共享等场景,法务合规部门经过评估(PIA)后给出了合规的意见,但通常只是通过口头或邮件答复,这很可能不符合审计对于PIA的要求,因此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规范PIA工作的流程严谨和形式完整。

 

6.综合运用多种审计方式手段

传统的合规工作,过多依赖人工、表格、文件,造成效率低下、项目混乱的情况。对此,我们开发了个保审计管理工具,可以有效解决这类问题。另外,根据审计要求,还需要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对相关审计证据进行有效性验证,例如穿行测试、控制性测试等手段。

 
审计方式
 
综上,尽管个保审计会增加企业的合规成本,但也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合规发展。通过个保审计,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不合规行为,降低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风险,也是企业盘点数据资产的契机。同时,个保审计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信的服务。因此,建议企业应积极通过个保审计来构建起自身的最后一道个保合规防线。

          我们能够提供「技术+审计」一站式审计服务,利用工具自动化流程,高效管理项目。

 

如有项目需求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 chenyt@fengyu.or.cn

 

新闻资讯

NEWS

首页    《企业聚焦:个保审计解读及高效应对方案》个保审计办法正式出台!